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

【提案答复】对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2019081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07-22 10:08 来源:政府办
【字体: 打印
 B
  徐明霞委员:
  您提出“关于大力推进‘孔学进校园’活动 打造朝阳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品牌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我们结合实际,在全区中小学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并作为区域教育特色品牌来培树和打造,初步取得一些成效。
  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做法:
  一、立足课堂主阵地,构建文化传承课程体系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主战场,我们通过抓班级文化建设,抓重点学科融合渗透、抓精品课评比、抓教材开发,开展书法区本课等,推进传统文化寓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建立起了由常规课、校本课和综合实践课构成的多层次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实现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教案、进课堂、进校本教材。
  二、坚持教师为主导,打造文化传承优秀团队
  教师是优秀文化传承的主要践行者,我们把提升教师的传承力纳入“强师计划”,建立起每周一课,每月一训,每年一评的培训机制,倡导教师养成“枕边一本书、案头一幅字、闲暇乐一曲”的自修习惯,引导教师将经典的精神转化成自觉行为,让教师先学先行,推进形成良好的教育传导效应。
  三、突出活动育人功能,拓宽文化传承教育渠道
  活动是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我们着力打造了经典诵读、翰墨书香、礼仪教育、武术传承、民乐欣赏、道德讲堂、百家讲坛等七个系列教育活动,培育学生诵好诗、写好字、赏名曲、善表达等综合素养。围绕传统节日、红色纪念日,深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道德教育。通过组织全区性的 “汉字听写大赛”、“学生装文化设计大赛”、“原创校园歌曲大赛”、“墨香书法大赛”等,展示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创造力。我们还积极融合社会资源,先后与长春德苑、长春文庙、伪皇宫、民俗馆等多家单位确定合作关系,开展了“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实践体验教育活动,通过有形文化的直面接触,逐渐升华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四、着眼于传承发展,完善学生成长评价体系
  把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小目标自我管理”评价内容,建立了分阶段、梯次式、渐进型的区域德育评价体系,引领学校建立以培育传统美德与核心素养为主的特色评价机制,比如解放大路小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融入多种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开发了“校园币”评价机制,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渗透融合。原中宣部副部长卢炜到校视察时曾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在全国得以推广。
  五、推进融合创新,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教”,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推动学校传承创新、挖掘特色、拓展内涵,各学校通过依托于传统文化的特色文化打造,学校形象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朝阳实验小学通过“三香”(诗香、墨香、乐香)润泽,“五德”( 仁、义、礼、智、信)涵养,“六国”( 国学、国乐、国字、国画、国色、国粹)传承,让师生成为“外表优雅、内涵博雅、谈吐文雅、举止典雅、气质高雅”的现代人;九十中学把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作为办学特色,凝练形成了“尚礼致力”的办学理念;明德小学的书香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去年承办了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现场会。
  以上是朝阳区近年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的一些基本做法,应该说有很多工作都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恳请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经    办    人:
  部  门  领  导:
  区政府分管领导:
 
 
 
 
 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2019年 7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