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20日,朝阳区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关于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对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进行部署,进一步明确全区“实干”方向。
会上,对朝阳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257户企业及个人兑现奖励近3000万元,激励更多企业投身朝阳经济发展主战场,鼓励企业家朋友一道努力推动朝阳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激励广大企业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应变,努力在推进朝阳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持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力开创朝阳振兴发展新局面。朝阳区将以更坚定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实现首季“开门红”,全年更上新台阶。
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作为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朝阳区深入抓好贯彻落实,牢牢扭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举全区之力大上项目、大抓招商、大兴产业,全力打造全市营商环境最优区,为区域振兴发展打牢基础、注入活力。
区委书记、区长许军号召全区:
紧抓快干 真抓实干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
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硬支撑”“强引擎”和“动力源”。今年,朝阳区将在项目谋划储备上持续发力,把重大项目谋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做好项目包装,高质量谋划一批强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朝阳区紧扣发展定位,求真务实强储备,主动承接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464”发展方向,积极融入全市“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五区建设”任务目标,精心研究、统筹布局、定向招引一批符合朝阳区产业特点的优质项目。
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建设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摆在突出位置。朝阳区将以坚决的态度和全新的理念推进永春新城建设,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有力保障项目落位、企业落户,努力为朝阳区发展开辟新空间、打开新局面。
一季度要冲刺“开门红”
紧盯全市春季集中开工、春秋两季项目巡检的重要节点,朝阳区聚焦手续办理、资源配置、要素供给等关键环节,主动对接、靠前服务,逐个项目摸底、逐一问题研究,集中破解难题,确保条件成熟马上开工,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季度要实现“全开工”
向时间要效益,向机制要空间。朝阳区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用好区级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抢抓时间节点、对照项目清单,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责任账,扎实做好跟踪调度和服务保障,确保项目开复工率实现100%。
三季度要吹响“冲锋号”
充分利用好建设施工“黄金期”,朝阳区统筹兼顾安全生产和项目建设,力促项目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上开足马力、加快建设,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努力形成更多投资量、工作量、实物量。
四季度要打好“收官战”
聚焦有效投资,做好摸底排查、入统指导,确保“不漏登一家企业、不流失一个项目”,做到颗粒归仓、应统尽统。
重大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而项目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招引到落地、从开工到投产,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成效。
朝阳区全力以赴优化服务保障,坚持以《2024年朝阳区项目建设攻坚年总体方案》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制度、服务和要素保障,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撑。区级领导将积极履行包保职责,做好跟踪指导和定期调度,确保各建设项目按时序推进。区发改局和属地单位,将发挥好综合协调和对接保障作用,畅通与项目主体的沟通渠道,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财政、住建、工信、征收、规自、生态环保等部门,将主动对接、现场服务,加强项目用电、用水、建筑材料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规划、立项、环评等手续办理进度,全力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条件。
多措并举 多管齐下 全力推动招商引资见实见效
招商引资是源头活水,朝阳区牢牢把握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权,把这项工作作为打好振兴突破攻坚战的“强引擎”,对标高位、自我加压,全年至少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4个,内资增长30%、外资增长6.5%以上。
——锚定目标抓招商。朝阳区围绕“一核三区”空间布局,聚焦装备制造、商贸服务两大传统优势产业,会展经济、现代文旅、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2+3”产业布局,紧盯相关领域、重点区域、头部企业,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叩门”招商、定向招商,精准发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坚定信心抓招商。朝阳区各单位、各部门将以更足的信心、更强的决心、更多的办法、更新的观念,加快推动优质企业落户和重大项目落地。
——保持定力抓招商。朝阳区将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滴水穿石”的毅力,深入钻研政策方案、用心做好要素保障,尽最大努力促成投资落位。
——善作善成抓招商。招商引资专业性较强,必须有系统的谋划和务实的举措。朝阳区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渠道、人脉为我所用,形成齐抓招商的合力。充分用好吉商大会、新电商大会、跨国公司进吉林等省市组织的大型活动以及消博会、进博会、光博会等展会平台,聚焦产业链、配套圈、上下游,做好项目谋划、包装、推介。积极运用好中介招商、以商招商,把专业力量和既有资源的潜力激发出来,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加速集聚。
用心用情 精准发力 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催化剂、项目建设的加速器。
当下,正值全省全市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推动振兴突破的关键时期,朝阳人勇敢地站在谋发展、抓全局的高地,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锚定打造全市最优营商环境目标不动摇,以更优营商环境助力朝阳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增强服务意识上下真功。朝阳区各单位、各部门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企业主动对接、真诚交往、精准服务,竭尽所能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真正拿出时间精力到企业一线,为企业解决好资金、用工、营销等方面问题,切实当好企业的服务员、联络员、指导员和安全员,努力把项目建设成绩、企业发展成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
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出实招。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一网统管”建设,大力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不管谁来办事,业务要熟、态度要好、效率要高,确保让群众舒心、企业放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特别是对民营企业,将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强化政策支持上求实效。营商环境优不优,要看思想观念转变快不快、对政策研究得透不透。朝阳区将在全力争取、顶格落实各项政策的同时,主动为企业送政策,特别是对企业比较关心的贷款融资、减租免息、土地供给等方面政策,系统梳理、及时传达,努力让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帮助市场主体真正得到实惠,实现更大发展。
强化责任担当 转变工作作风 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朝阳人认识到,抓好经济工作是全区上下共同的责任,必须以更加强烈担当、更加务实举措和更加过硬作风,不折不扣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要求领导包保突出一个“实”字。领导干部包保项目、包保企业是朝阳区一直沿用的重要工作机制之一,他们将持续做好抓实。区级领导要真心实意抓好包保工作,真正将其看作自己分内工作,在思想上再重视、认识上再提高、举措上再着实。紧紧围绕朝阳区委部署要求,既当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四大班子成员也都将扛起责任、行动起来,经常性深入项目和企业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要求服务企业突出一个“勤”字。“万人驻(助)万企”是联系帮助企业、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平台,朝阳区要求相关部门和属地要勤于沟通对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职尽责,定期开展对接服务,常态化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要勤于换位思考,做到真正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在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要素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切实以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动掀起新一轮服务企业的热潮。要勤于解决问题,坚持把问题导向贯穿助企服务工作始终,针对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寻求破解办法,决不能只提建议、不出方案。对于企业提出的各方面诉求,要以“解剖麻雀”的态度,能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需要协调上级解决的要及时对接沟通,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要求落实工作突出一个“快”字。要坚持做到工作一布置、马上就落实,工作一落后、马上找差距,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切实干出加速度,办出好效果,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带头作用,在落实工作任务、提升工作效能等方面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等不担当不作为现象,确保各项重点工作环环相扣、压茬推进,切实提高党委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对外形象。
要求督查考核突出一个“严”字。持续强化对日常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完成、包保责任落实等情况的督查考核,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结果运用,强化成绩单意识、交账意识,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与选人用人、考核评优紧密挂钩,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真正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干赢口碑、按贡献排位次的鲜明导向,以实干实绩推动朝阳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许军指出,过去一年,朝阳区干部群众能攻坚、善作为,朝阳区企业家们有担当、有格局。
新的一年,朝阳区干部群众更会团结一心、敢打敢拼、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各项既定目标,推动朝阳振兴发展率先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