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营商环境建设

企业培育:朝阳区以培育促发展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步伐

时间:2023-06-09 09:29 来源:朝阳区政数局
【字体: 打印
  朝阳区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坚持把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按照“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多方联动、加快发展”的思路,集中力量,强力推进,不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量和比重。目前,共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市级53家。今年力争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已呈现出崭新的活力。
  一、构建梯度培育体系
  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原则,建立朝阳区“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库、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库、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四个培育库。
  二、全面包保解困
  积极推进“万人驻万企”活动,依托“区级、行业、属地”
  三位一体的亲清政企关系微信服务群,扎实有效落实助企工作,推行点、线、面全覆盖的三级包保模式。对于市级重点企业,实行“区级领导+行管+属地”的包保模式;对于市行业部门“四上”重点企业,按照区级领导分管行业,实行“区级领导+行管”包保模式;对于“四下”企业,结合区级领导联系点工作机制,实行“区级领导+属地”的包保模式,全面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
  三、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制定印发《朝阳区新时代民企接班人培训三年行动计划》,
  开展分级分类教学,将企业家队伍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自2021年起至今,组织企业家开展各类培训10余场。
  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在全区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示范推进工程,提升中小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智能化水平,鼓励引导在智能技术应用、智能装备产品的企业,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企业设计、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智能化。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联通、电信等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的密切合作,为中小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先后组织60余家企业参加了吉林联通智慧云平台和物联网现场体验。
  五、强化政策支持
  及时对接,做好政策直通车服务。围绕省市区惠企政策,向企业精准推送,第一时间掌握,增强企业信心。同时,开展“一企一策”管理咨询服务。针对部分专精特新企业管理水平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问题,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深入企业提供 “一对一”“点对点”“菜单式”“模块化”服务。
  六、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
  对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省能源清洁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长春华涛汽车塑料饰件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及涂装线项目、长春一汽富维高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智能涂装线建设项目、长春一汽富维高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电镀线物联网控制改造项目等4个入库项目,申请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长春三友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春昌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长春中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长春市轩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申报2022年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