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井然有序,生活污水治理村民拍手称快,厕所革命及农业废弃物处置工作初见成效……朝阳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向好。
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先进!
我区农村幅员面积201平方公里,下辖富锋街道、永春镇、乐山镇三个农村街镇,共24个行政村,116个自然屯,农村总人口约6万人。为切实做好全区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全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在富锋街道、乐山镇、永春镇采用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建立了“户集中、村收集、镇管理(运输)、区指导”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由中标服务企业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方案”要求,投入保洁员及环卫设施设备等。
目前,三镇共计配备保洁员390名、人力及电动三轮车295台、压缩车3台、生活垃圾转运站7座。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区域内日产垃圾约92吨,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同时,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不仅在乐山镇新增200台勾臂式垃圾分类收集箱进行垃圾分类试点,还在永春镇试点建设一处垃圾热气化处理场站,试运行期间日均处理生活垃圾7至8吨。下一步,该区计划在乐山、富锋各建设一处垃圾处理站,配合全区7个垃圾转运站的使用,基本具备生活垃圾处理、粪污处理、青黄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垃圾分拣等功能,努力实现垃圾处理不出镇目标。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工作,由区执法局牵头,联合各镇、街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认真排查,共排查出8处非正规垃圾点,通过严格整改,现已完成销号程序。通过严格监管和大力度巡查、排查,全区没有发现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和“垃圾围坝”现象。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规范!
水环境关系到村民百姓生活各个方面。朝阳区根据各街镇实际情况,梯次推开农村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目前富锋污水处理厂已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运行,乐山镇污水处理厂2019年底建成竣工,共建设污水排放主管网8公里,目前运转正常。今年,全区又投资6628万元,在乐山镇、永春镇人口聚居区域建设污水管网,为乐山污水厂配套,共建设入户生活污水排放管线88000米,确保污水处理达标达效。
常态化河道管护,让河湖管理效果显著。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河(湖)警长制,在显著位置设立河长制指示牌,不断加大巡河、治河工作力度。强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2018年以来累计清理“四乱”问题5000余个,禁养区内146户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关闭搬迁。公开招聘专业的河道监督员队伍30人,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全区还根据相关要求,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的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汇入伊通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以及与其连通的水体和坑、塘、沟、渠、水库等和非汇水水体情况,共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11条,现正在结合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方案,下一步将进行公示,并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农村厕所革命及农业废弃物处置 有序!
2018年,完成农村厕所改造341户。2019年,完成1111户。今年,又进行689户管网式水冲厕所建设,厕所粪污直接接入污水管网,计划年底前全部完工。这组显而易见的数据,让人们真切感到厕所革命的力度和效果。
同时,为了营造更加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2019年以来,全区投入230余万元,对遗留畜禽粪便进行集中清理,并在乐山镇松林村、长兴村建设了两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现已完工,具备处理条件。目前,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5%以上,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大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朝阳区还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区秸秆产量约6万吨,主要采取打包的形式进行秸秆转化,目前处理转化率达到86.7%以上。积极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加大农膜污染宣传,由于该区露地菜生产不发达,全区有重点地针对乐山杨木和兴中村的两处蔬菜基地,开展棚膜回收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置利用到位。
村容村貌提升工作 亮眼!
计划完成乐山镇15个村屯的整治提升任务,总投资1.1亿余元,现已完成90%建设任务。结合老旧路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计划投资5900万元,改造两镇一街老旧农村公路48.8公里……朝阳区大力度实施村容村貌整治,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全区还无死角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截至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均已组织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共清理垃圾1.84万吨、水塘63口、沟渠134.5公里、淤泥260吨、残垣断壁1600处,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村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该区以镇街为单位,以自然村为单元,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等五种村庄类型进行分类,高标准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全区24个行政村,除1个全部拆迁村外,其余23个村分别编制了村庄规划或环境整治规划,并选择“1镇15屯”先行开展村容村貌提升试点。在农房建设方面,以群众意愿为主,政府引导为辅,没有做硬性规定。目前已经委托设计单位拿出多套方案,并将出台奖励措施,推动乡村风貌保护,避免千村一面。
本着“文化下乡”带动“乡下文化”的宗旨,朝阳区已经建起24个标准化“农家书屋”与70多家小型农家书屋,全区城乡基本实现了社区图书室与“农家书屋”的全覆盖。有20个村都有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小广场,并设立标牌及健身器材等设施。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把农村院墙作为宣传文化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标识、墙体绘画等表现形式,将“乡村振兴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道文化、移风易俗”等多项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在村民面前,群众通过观看彩绘文化墙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道德素养,切实加强了农村文化环境建设。
高质量的美丽乡村建设,让全区收效明显。朝阳区现有省级美丽乡村4个,今年,该区结合1500户“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积极发动农户,清理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内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清理乱堆乱放的各种物品,拆除废弃建筑物。推动清洁整治由村内公共空间向庭院延伸,由村村干净向户户干净推进。
村屯绿化行动 提速!
近年来,朝阳区各行政村积极开展村屯绿化工作,2019年共投资100万元用于村屯绿化建设,先后对乐山镇晓光村、莲花村等5个屯的绿化树木进行了补植,共补植乔木近3000株、灌木3700余株。
今年,全区又投资750万元,对42个自然屯进行了绿化,共栽植乔木3万余株、灌木2.5万余株,绿化总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工程已于5月底完工。除去整体搬迁村和计划拆迁村外,辖区村屯绿化率达到40%。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人文,一幅农村发展、产业增收、农民幸福的朝阳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绘就,并已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