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就去综治中心,那儿有法官现场办公!”原某公司职工孙某终于不再发愁。在朝阳区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下,困扰他和同事们许久的欠薪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法官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各部门还帮着协调,这结果我们很认可。”
孙某等23名劳动者曾就职于某企业,入职时虽签订劳动合同却未加盖单位公章,薪资发放更是问题频出:2022年起薪资发放不足额,2023年7月后彻底停付。多次协商无果后,劳动者们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拖欠的工资、奖金及公积金等合法权益。
区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立即联合驻中心法官深入研判,很快找准矛盾核心:劳资双方对薪资核算标准、奖金计发方式存在认知偏差,加上长期沟通不畅,导致双方对立情绪不断升级。为高效化解这起群体性纠纷,区综治中心迅速牵头启动“法院+工会+调委会+人民调解”协同机制,一场“圆桌调解会”在调解室正式展开。
调解过程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法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角度,清晰指出企业未盖章签约、拖欠薪资的违法性,同时耐心疏导双方情绪,缓解对立氛围;工会代表逐项核对薪资台账,针对计算争议进行专业解读,厘清账目细节;调解员则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终拟定分期支付方案。随着法律条文逐一明晰、账目疑问逐步化解,劳动者的焦虑与企业的抵触慢慢消解,最终,15名劳动者成功与原就职公司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同步出具民事调解书,涉及调解金额达188万余元。
此次联合调解是我区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典型实践。通过区综治中心统筹协调,有效整合法院诉前调解资源,以及司法局人民调解、工会、行业调委会等专业力量,构建起“纠纷受理—联合调处—司法确认”的全链条闭环,让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化解。
下一步,区综治中心将持续调动各类解纷资源,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体系。依托法官驻点指导、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绿色通道”等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化法律帮助,既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治理目标,也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