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系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我分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制度,推动法治建设任务落实落地。现将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全面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最新论述,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二是组织分局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抓好本单位人员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我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严格贯彻落实长春市法治建设工作任务
一方面贯彻落实《法治长春建设实施方案(2020- 2025年)》相关要求。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方面,聚焦重点时段、区域、流域、领域、行业、企业,制定年度执法计划,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深化“两法”衔接,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
另一方面强化落实《长春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0 - 2025年)》相关要求。依法加强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生产安全、破坏交通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方面,编制印发《朝阳区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强化辐射事故应急体系。
(三)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一是压缩审批时限。在满足法定公示期的前提下,我局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限已由法定的60(30)个工作日,缩短至15(5)个工作日,进一步加快环评文件审批速度;二是深入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在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开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告知承诺制审批条件、正面清单改革试点范围内项目的环评文件,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三是开展精准对接服务。对我区重点监管企业开展调研帮扶,征集企业遇到的问题并形成清单,帮助企业逐一研究、破解难题。
(四)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打造过硬执法队伍
一是坚持铁腕执法。制定了《2023年朝阳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方案》,谋划了全年各个专项执法行动,全面覆盖“五大保卫战”重点任务和重点行业“四个专项执法”行动。截至12月,共计行政处罚18起,下达行政处罚金额59万元。
二是提升执法效能。将13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实施分类监管,推动差异化管理。常态化应用在线监测等非现场监管手段,聘请专家,辅助在线领域执法检查,开展相关业务实操培训。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按照《2023年长春市生态环境执法稽查工作方案》,依托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平台、环境行政处罚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围绕执法行为、程序、方式、效能等重点开展年度执法稽查,强化问题整改与任务精准落实,推动全市执法效能不断提升。
(五)创新普法宣传,提升民众环境守法意识
充分利用好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以重大节日为载体,扩大法律法规宣传。以“六五”环境日为平台,联合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全市“六五”环境日活动现场,为市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法律服务。在全国生态日、全国低碳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执法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仍有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对行政执法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综合执法的队伍规模和人员专业能力仍有不足,法制审核力量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是普法宣传力度、责任落实还有差距。生态环境系统普法方式创新、亮点较少,普法宣传与执法管理结合不够紧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不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还有差距。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进一步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贯彻落实法治长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相关要求,继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
四、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业务水平。
不断提高法治政府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积极探索环境监管的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综合能力。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三项制度要求,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
(三)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及“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生态环境法治宣传与生态环境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拓展宣传形式,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