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科技教育

“智慧教育”是走向未来最近的路——长春市朝阳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纪实

时间:2022-11-21 09:46 来源:朝阳区教育局
【字体: 打印

  近年来,长春市朝阳区高度重视区域“智慧教育”发展,通过大理念引领、大规划设计、大资金投入等“大部头”动作,投资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及相关配套设施,初步“更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11月12日至13日,朝阳区教育局组织区域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数字化支撑中心举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展示培训活动和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创新展示培训活动。朝阳区教育局荣获“第二十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展示培训活动优秀区域组织奖”,其中96名参赛教师获奖。“智慧教育”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让朝阳区教育教学改革迈出了崭新步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成果一:“名师课堂”“双师课堂”加速了资源集约化

  为实现“名师效应”的最大化,朝阳区构建网络教研共同体,组织特级教师、各级名师通过名师示范课、名师大讲堂、名师工作室、网络集体备课等形式,形成名师课堂资源,组织和指导乡镇中心校开展“双师课堂”建设与应用。乡镇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手持移动终端与教学名师进行交流探讨、网络教研、线上磨课、优课录制等。

  从试点校来看,长春市六十八中学和长春市第三十中学“AI智慧课堂”与教学深度融合,目前已实现常态化应用。在三十中学AI学习机版智慧课堂覆盖3个班级,从2020年9月开始使用,教师们已经能够熟练应用智慧课堂系统。英语教师代咏玲在六十八中学主讲,远在乐山镇的长春市一一二中学学生亦可同步学习,她充分利用“双师课堂”系统,依托朝阳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互动抢答等功能,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在一一二中学,英语教师石文赫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个性化答疑、针对性辅导和巩固课堂练习。这种互联网+形式的“专递课堂”以隔空协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两地学生共学知识、共享名师、共同进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AI智慧课堂”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同步课程知识点,利用技术分析教学过程的动态数据,帮助学生少量做题就迅速找到薄弱点,辅助个性化学习,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们使用相关教学软件节省了大量备课时间与精力,助力教学减负增效。借助大数据技术采集,学校还可以进行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的精准化教学、学校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成果二:“互联网+教育”新生态促进了课堂智能化

  目前,具有朝阳区特色的基于PAD移动式教学模式已经应用于27所学校全体教师,服务学校已常态化使用,各学科教师月活率保持在60%以上,备课实现点击化,课堂变得智能化,“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在省内率先取得了实践性研究成果。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展示培训活动”中,不仅朝阳区教育局荣获组织奖,朝阳区96位参赛教师,1人获得吉林省唯一一个特等奖,31人获得一等奖,56人获得二等奖,8人获得三等奖。获得一等奖人数及比例居吉林省首位。

  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音乐教师陈美言说:“在音乐课堂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同样,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长春市明德教育集团明德校区的宫上舒老师也表示:“以往学生在预习新课的过程当中,可能就是常规化的读课文和查生字等。融入信息技术后,在一些助学软件的辅助下,老师可以通过平台上传学习资料,帮助孩子们进一步预习。通过软件的学情分析,老师能更全面的了解到孩子在学科当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语文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还降低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减轻课堂学习压力,增添了课堂的活跃气氛。通过教学的直观性、资源的多样性、师生合作的互动性和探究的灵活性,实现了学生体验式学习,开创了师生间双向有效互动课堂新模式。 

  成果三:“三个课堂”推动了教育全域均衡化

  通过信息化平台终端支撑,校际间学科培训、教研成果、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等优质资源逐步汇聚成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基本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截至目前,平台资源建设总量达20万,教材资源覆盖率达95.94%,精品微课视频3200个,精品真题300万道。朝阳区基本实现“三个课堂”在全区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持续优化,乡镇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021年起,朝阳区教育局全面落实教育部“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的部署与要求,承担全省“双师课堂”试点区任务,加快集团校、大学区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常态化应用,全力打造朝阳“智慧教育”品牌。